彧子の杂货铺子–游子何之

cp杂食,圈地自萌,脑洞清奇,自娱自乐。

接受建议,但不接受意见。

差点忘了,叶修,本命。

回来看看

【叶张】之子于归⑥


张新杰把话说出口自然就舒坦了,他依旧对叶修执的是同窗之礼,并不因前的事而觉出什么不同。

他很自然的拿起叶修觅来的果子,到井边去打水洗净。

叶修自己也知道现下自己的不爽只是不理智的迁怒——现在的张新杰什么也不知道,什么也不懂。

不知道叶修的心情是怎样,不懂自己对叶修的好感是什么。

所以叶修也没再说什么。两人分食了野果与干粮后,张新杰静静读书,叶修在一旁写字,偶尔闲聊几句,倒是和谐无比。

月上中天时,两人为了节省蜡烛,倒是早早备好了铺盖,打算早做歇息。

张新杰今天本来就起的早,再加上歇在陌生环境,一时难以入眠,辗转反侧。

“新杰你可是睡不着吗?”白日两人互相聊了姓名、人家等情况,关系更加亲密了,于是叶修得以这样亲切唤他。

“是吵到叶兄你了吗?”张新杰倒是不能像他这样叫出口,叶修单名一个字,唤他修吗?张新杰脸皮薄,唤一个尾字作称呼感觉太微妙了。

“没啊,我也不大想睡。良宵一夜值千金啊,不如我们来做些什么?”

张新杰没听出话有什么不对劲的,想了想应下了:“正好,我有一惑,请兄台为我解答一二。”

说着,竟是拿出了一本书,翻开某一页,摆在叶修面前。

叶修傻眼了,好好的气氛,说没就没了。良宵如此,居然要用来为这书呆子答疑解惑。

但心里纵使有万般不耐,仍旧是按下了心思,仔仔细细给人讲起来。

“最后,我想斗胆请问兄台此偈何意?今日兄台写完去净手时,纸被风刮起来了,我匆忙去拾时,不小心看到了……”问完书中问题后,张新杰指向一旁叶修今日写了字的纸。

叶修一愣,这是他留给自己的最后一首诗,今天也是被张新杰勾动了心绪,才又自揭伤疤般将这首诗写了一遍,以求心静,以求心冷,以求能够对他心狠。

说来多可笑,这诗还是自己在他走后不甘,一次又一次喝醉了闯到寺院里闹,最终才有一个弟子
走出了,当着他的面给他诵了这首诗,说是那人给他留的。

像一盆冷水,又像一团火焰。把他泼醒,又给他希望。

他装作不懂,他不信是他想的那个意思,他害怕。

他当时倒是潇洒:“佛偈吗?我不懂。”然后每天一遍遍念着,生怕忘了。

哪里会忘的?不早已经血淋淋刻在心里了吗?

叶修展开那张纸,念出明明他可以倒背如流的文字:

“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*”

顿了顿,他望向张新杰:“我倒想请问兄台,此诗何解?”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晚了十五分钟,更了个略粗长的

我还是日更小天使的

日常比心❤

*相关说明

一、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

释义:

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,(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)

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。(捻花微笑,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(典故))

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,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。

(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)

二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

释义

菩提原本比喻智慧,

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。

本来清静,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

作品赏析

词语出处

1、此偈见于敦煌写本《坛经》。关于这首诗的来历,《坛经》第四节至第八节,有明白的记载:五祖弘忍“一日唤门人尽来”,要大家“各作一偈”。并说“若悟大意者”,即“付汝衣法,禀为六代。”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”弘忍知道后,“遂唤秀上座于堂内”,说是“汝作此偈,见即未到”,“若觅无上菩提,即未可得”,因而要他“更作一偈”。而“秀上座去数日,作不得。”惠能的偈语,即针对神秀的《无相偈》而发。据《坛经》所载,惠能本不识字,他先“请人一读”神秀的偈语,然后作此歌偈,“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”。

节选自百度

评论(4)

热度(19)